08 4月 2012

看紐約時報 Paywall 的數據,線上付費看新聞的時代來臨了嗎?

【Shawn/整理報導】

在一年前推出收費牆 (Paywall) 模式之後,使用者在紐約時報的網站一個月只能免費閱讀二十則新聞,超過的話就得付費才能繼續閱讀,這種模式就好像將使用者與原本免費的新聞內容用一道叫做付費的牆隔離起來,因而稱作付費牆模式,剛推出的時後許多人持保留態度,因為線上內容付費的模式早先有更多戰死沙場的記錄,而在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紐約時報已經擁有將近五十萬的付費用戶,並且將從今年四月開始進一步限縮免費用戶可以閱讀的新聞篇數,從原先每個月二十則減少為十則,在這個案例上紐約時報的表現比很多人預期的好,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線上新聞內容付費的可行性。

圖片翻攝自「數位時代



由於新媒體平台的興起,傳統報業的銷量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這些傳統業者進軍線上市場一開始的策略大多是:提供免費的新聞內容,由廣告費獲取利潤,等於是遵循電視節目的模式,結果卻是高估了線上廣告的力道,因而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為了繼續生存下去不得不另外尋找生路,腦筋動到了向使用者收費的頭上,因而發展出了 paywall 模式,但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目前大部分的電子新聞內容仍然是免費提供,尤其是一般性的新聞內容使用者透過搜尋引擎唾手可得,這也造成使用者習慣免費取得內容的使用情境,在資訊取得成本近乎等於零的情況下,使用者付費的狀況實在很難發生,要改變這種生態除非全部的新聞媒體一起收費並且阻斷搜尋引擎的檢索,媒體巨擘梅鐸對 Google 這種搜尋引擎收集並提供新聞內容的行為頗有微詞,曾經啟動「阿萊西亞計畫」(Project Alesia),試圖整合新聞業者推動線上收費,但計畫最終宣告失敗,因為許多媒體仍然擔憂若在線上築起收費的城牆,會對瀏覽量造成嚴重的衝擊,進一步打擊廣告的效力,如英國的泰唔士報網站的點閱率降了九成。

即使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之下,紐約時報仍然殺出重圍在最新的付費計畫中獲得初步的成功,不但付費的會員數穩定增加,付費機制也並未嚴重影響原本的流量,探究其原因,除了紐約時報長期以來提供具權威性與全面性的內容外,搭配縝密的商業計畫也是重要的因素,每個月二十篇的免費內容可以滿足散客的要求,而且不至於讓人觀感太差第一次就被拒於門外,一個月需求超過這個數字的使用者本來就是忠實的讀者,因為仰賴網站提供的優質內容而願意(只好)支付費用,這也說明了優質內容是有價值的,其實紐約時報在線上收費並不是新手,早在 2005 年就曾經推出過 TimeSelect 計畫,將網站上言論類的內容,包括社論和專欄的部分收費,當時因為網站上有許多受讀者喜愛的作者而使得這個計畫有某種程度的成功,但仍因考量到對流量的衝擊而宣告中止,這次紐約時報再度捲土重來,將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前面提到的都是國外的案例,回過頭來思考這種收費模式在國內可不可行,目前網路內容收費成功的案子只有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這些都是具有專業內容的媒體,紐約時報是一般性新聞內容收費目前唯一成功的案例,這些成功的案例有一些共通點:提供優質的內容、有固定的讀者群,在大多數的國內傳統媒體似乎這兩者的其中一項都做不到,除了提供的內容品質低落,因為入口網站整合的關係,這些電子新聞很少有自己專屬的讀者社群,台灣人上網看的是各大報的新聞匯整,而非看某個特定媒體的內容,內容本身沒價值,也沒有社群的支持,想談內容收費?回去練練再來吧。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為止,在線上能夠獲利的模式不外乎電子商務和廣告等等,而對於資訊與內容的取得大家並沒有使用者付費的概念,紐約時報雖然在這次看似給大家一劑強心針,使得愈來愈多媒體紛紛築起自己的付費牆,但是現在面臨的環境變遷與挑戰是單單靠一道牆就能擋下來的嗎?這次紐約時報雖然獲得初步的成功,但目前經由收費所增加的營收還無法彌補整個集團的虧損,整體營收仍然是走下坡的,想靠內容收費來扭轉情勢的可行性其實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內容收費也許是暫時的解藥,但是不應該作為在資訊爆炸的新媒體時代最終的解決方案,更應該去思考的是在新媒體的時代,什麼樣的內容是使用者真正想要而且需要的,當內容真的有價值就會聚積人氣形成社群,在新媒體平台上如果社群夠大的話自然可以找到某些機制把價值轉換成實際的價格,而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參考資料:
付費制推出一年,紐約時報擁近50萬線上訂戶 - 數位時代
《紐約時報》搭起付費牆,有什麼 UDN 可以參考的?
The New York Times: Has the New York Times paywall been a succ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